创办院长罗卫国
解码“合肥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23


解码“合肥模式”

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的协同进化


中国亮点管理研究院院长罗卫国认为,合肥模式的成功源于其对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的协同布局。合肥通过“移大树”与“育幼苗”策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科技创新高地的华丽转身。合肥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以“投行思维”引导产业发展,通过国有资本投资潜力企业,吸引社会资本与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形成良性循环。合肥的崛起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合肥的崛起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合肥地处江淮分水岭,处于南北分界线,交通曾是其发展瓶颈。然而,新世纪以来,合肥抓住中国基建窗口期,大力发展交通基建,成为米字型高铁通道,吸引了联想、美菱等企业入驻。合肥通过大拆大建拉开城市框架,将巢湖纳入市区,城市高架里程数超过南京,成功跻身新一线城市。合肥的交通与城市建设为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肥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强市的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合肥通过“海派援肥”获得多家上海企业迁入。改革开放后,合肥经历企业改革,诞生了黄山电视机、万燕VCD等知名企业。合肥沿着产业链延伸,引进海尔、京东方等企业,形成了家电制造基地与芯片产业集群。合肥总结出“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企业发展口号,涵盖芯片、汽车、智能家居、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展现了其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与高端化。


合肥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科技大学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合肥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中科大作为C9高校,科研实力雄厚,其量子技术研究可与美国平起平坐。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被誉为“人造太阳”,为未来能源发展提供了可能。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了科大讯飞、安科生物等知名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合肥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合肥的资本运作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合肥被称为“赌城”,源于其对京东方的投资。2008年,合肥在其他城市放弃京东方的情况下,果断投资150亿元,最终获得丰厚回报。合肥通过定向增发模式,投资蔚来汽车、维信诺等企业,实现了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合肥的资本运作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合肥模式证明了政府在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合肥的产业发展路径包括“移大树”与“育幼苗”两种模式。“移大树”是指通过政府投资吸引企业总部或制造基地迁入合肥,如蔚来汽车与京东方;“育幼苗”则是将高校科研成果孵化为创业项目,如科大讯飞。这两种模式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合肥产业的快速发展。合肥通过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入驻。合肥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


合肥的资本运作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合肥通过定向增发模式,投资京东方、蔚来汽车等企业,实现了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合肥的资本运作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合肥模式证明了政府在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合肥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应通过精准投资与政策支持,引导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合肥的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合肥通过引进大型企业与高校,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合肥拥有54所高校,中科大培养了大量高精尖人才。近年来,合肥通过大型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校招,吸引了众多985高校人才。合肥还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如台湾芯片人才、韩国京东方人才、德国大众汽车人才等。合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合肥的成功经验表明,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合肥的生态建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合肥通过引江济淮工程解决了巢湖水污染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合肥还建设了生态廊道,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渡槽,提升了城市生态品质。合肥的生态建设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合肥的成功经验表明,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肥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合肥通过链长制、一企一策等具体措施,推动企业发展。合肥为比亚迪等企业量身定制政策,提供了研发补贴等支持。合肥的政策兑现能力强,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合肥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应通过精准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合肥模式的成功在于其对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的协同布局。合肥通过“移大树”与“育幼苗”策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科技创新高地的华丽转身。合肥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以“投行思维”引导产业发展,通过国有资本投资潜力企业,吸引社会资本与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形成良性循环。合肥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借鉴。《新利益》人文管理学派首席管理科学家罗卫国原创观点。


本文参考:


1、罗卫国《新利益管理学》(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2、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刘志迎《“合肥模式”,为什么这么牛?》

3、罗卫国《认知突围》(台海出版社)


1、每月办一次“新利益课堂” 2、每年建一个“亮点学习谷” 3、两年建一个“博导科技城” 4、五年出一本“罗卫国随笔” ©版权所有:罗卫国(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6014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