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院长罗卫国
破茧时刻
发布时间:2025-07-07


破茧时刻:山寨企业家的消亡与专业企业家的曙光


中国亮点(管理)研究院院长、罗卫国

2025年7月7日于荆州、315决策格式




变革之痛与必然


中国亮点管理研究院院长罗卫国认为,企业成长之痛并非问题本身,而是组织能力与机会不匹配的症状显现。惧怕变革即是惧怕成长,这绝非卓越企业家的选择。企业家需深刻区分现象、问题与根因,避免“头痛医头”。组织如同生命体,规模扩张必然伴随管理挑战,如同“褪毛”般的基础性变革不可或缺。我们需警惕组织的“黑洞”——腐败、惰怠与伪勤奋(如“人在心不在”的无效加班),它们吞噬能量,阻碍进化。克服之道,唯在拥抱变革。


一:跨越认知鸿沟,厘清问题本质

 

现象≠问题: 中国亮点管理研究院院长罗卫国指出,企业家常将“太忙”、“救火”等现象误认为问题根源,实则这些仅是表象。如同发烧是症状而非病因,需深挖背后的管理失调。仅处理现象,只会陷入“粉饰”循环,无法触及组织能力不足的核心矛盾。

变革的阻力: 悲剧在于,许多企业家熟稔的仅是传统、僵化的管理“皮毛”,却对新理念、新方法本能排斥。这源于重经营轻管理的惯性,以及对系统性管理训练的缺失。旧范式无法应对价值创造的新挑战,拒绝变革等于拒绝未来。

破局之钥: 战胜黑洞,唯有双管齐下:以“艰苦奋斗”与“自我批判”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塑造精神内核;以管理变革为利器,调整权力利益,打破舒适区。文化是变革的护法神器,变革是组织跃迁的必经之路。


二:锚定未来,构建无形资产引擎

 

重识价值源泉: 中国亮点管理研究院院长罗卫国强调,21世纪企业的核心资产已转向无形资产——人才、知识、品牌、客户关系。其价值在于能否清晰回答“企业靠什么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传统的财务指标只是滞后结果,无法驱动未来。

战略中心连接: 无形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其与战略的高度一致性。必须围绕战略构建组织能力,如同选择渡河方式(游、船、桥)。脱离战略的无形资产是空中楼阁。企业需从机会牵引转向战略牵引,构建“未来利润潜力”。

升维之道: “当下利润”实则是过去“未来利润潜力”的兑现。若当下忽视潜力培育,则未来必然无利可图。范式必须升级:以战略为中心,系统性构建和衡量无形资产,驱动组织升维,方能抵御变化,超越昙花一现。


三:企业家进化:从“山寨”到卓越

 

精神与专业并重: 中国亮点管理研究院院长罗卫国观察到,组织命运(新兴、官僚、等级、卓越)取决于企业家精神存续与专业化管理能力的平衡。卓越组织(如华为)必击败等级组织,因其兼具创新活力与专业效能。企业家须引领企业向专业化管理升级,避免滑向官僚化深渊。

专业化真谛: 专业化非表面功夫,其本质是“以最小成本、最短时间达成同等标准与质量”的能力。职业化是企业家精神与专业化的融合。制度建设是基石,但制度须源于精确定义的文化(“制度之母”),避免“孙悟空式”的无序创造力与破坏力并存。

“消灭自己”的智慧: 中国亮点管理研究院院长罗卫国深刻指出,企业家终极使命是实现从“企业家的企业”向“企业的企业家”的转变。这要求企业家学会“消灭自己”——通过构建不依赖个人的制度、文化和团队,实现“给公司加冕”。角色定位应聚焦“布阵”(组织)、“点兵”(人才)、“陪客户”(价值)。


认知跃迁与持续精进


企业家从“山寨”(凭感觉、博弈、单打独斗)迈向真正的专业,是跨越“楚河汉界”的蜕变。核心在于:以企业为对象进行系统思考;扎实修炼业务、人际、概念技能及时间管理、沟通、辅导、协作基本功;不断跃升认知层次(从“无知无畏”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成长路径在于解决企业问题的实践中修行。认知层次决定组织高度,持续精进方成卓越领袖。




(本文参考了:洪天峰发表于华夏基石e洞察的相关观点;“六君子塾 •卓越组织(团体)训战工坊”之《组织能力系统构建》授课内容;相关管理学经典理论。)


1、每月办一次“新利益课堂” 2、每年建一个“亮点学习谷” 3、两年建一个“博导科技城” 4、五年出一本“罗卫国随笔” ©版权所有:罗卫国(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6014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