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院长罗卫国
六祖慧能
发布时间:2024-07-10



中国人最独特的创新思维,莫过于六祖慧能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01 禅是什么?


禅这个字是梵文(dhyna)翻译成的汉字,“禅”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它既不是音译也不是义译。梵文里面的含义是定和静虑的意思,一个叫定,一个叫静虑。后来六祖在坛经之中赋予了“禅”坐、定、禅三个概念。所以他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不起念为坐”,“内而不乱为定”;“外而离相,内而见性即禅。”

为什么后世对六祖最为推崇?原由之一就是六袓最早对禅下了定义,而且晓畅简明,即坐、禅、定。不起念就是没有贪嗔痴,这还只是坐。“内而不乱曰定”,你的内心不受外部的影响,说明你定了,实际上是回归心的本源,心的本源是善和爱。如果心的本源是善和爱,你就不会变成坏人,你不会干坏事儿。不管环境怎么变,我的内心都是不乱的,所谓不乱就是不受外界的影响。

外而离相,内而见性即禅。离相就是刚才讲的“非心非佛”,我已经超越外在的物相了,我已经超越外在的物质和环境了。见性,性是什么?性就是本质,就是内在的规律,就是纯凈的至善至爱之本质,这就是本性、见性就是回归到了你的本质。

这是六祖在坛经中对禅的定义,坐、禅、定三个基本的概念奠定了整个中国禅的基本内涵,不起念,内心不乱,回归本质,回归初心。我们经常讲干什么事都要回归初心,外而离相,内而见性,其实就是回归初心,不为外在物相所左右,内而见性就是回归初心,回归本质或你纯净的本心。这是从“禅”这个文字本身理解什么是禅。


02 禅的来源与六祖慧能


1.禅的来源


禅的来源,它本身是一个公案。禅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均无法科学考证。一种说法禅来自于古印度佛教,释迦牟尼在法会上拈花不语,伽叶会心一笑,佛佗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于伽叶,由伽叶始,传到东渡中国的达摩已是28袓,后世一般称达摩为禅宗一袓。这是一种较为权威和普遍的说法,但这也是一个公案,研究者认为禅宗这个分支及达摩其人在古印度佛教的典籍中没有记载,有的学者认为是传说大于史实。但无论禅宗对古印度佛教进行了多大胆的创新,其核心思想和“第一要义”都可以从印度佛教原典中找到影子。

第二种说法是禅宗应从四祖道信开始算起。四祖道信大师在湖北黄梅,提倡“择地开居,营宇立象”, 建立固定的传授禅法的道场,结束了自达摩东渡以来居无定所、行无定处的游化局面,并在禅法思想上,形成了戒行与禅修结合,楞伽与般若诸经相融,知解与践行相扶,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作务并举的禅风、禅理和禅法,全然改变了印度佛教在世间的面目,可谓是真正开立“禅宗”。古印度佛教的作风是出家人不侍生产,靠他人布施或化斋,四袓道信做了改造,将禅宗推向了一个新境界,开创“农禅并举”,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此出家人开始种地,叫出坡,自己养活自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从这儿来的。

定居传法,农禅并举,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这都是从四祖开始的,后来五袓弘忍又全然继承了四祖的这些宗旨,所以一种说法是,禅宗是从四祖开始的。


第三种说法是,从后来流传入世的禅学思想,以及实际影响来讲,慧能才是中国禅的创始人。为什么说六祖慧能是中国禅的始祖,是因为六祖慧能对古印度佛教进行革命的改造,创造性地将儒家、道家思想与古印度佛教进行相融连接,走出了一条中国独特的汉传佛教发展之路。

追溯中国禅宗的来源,一般会从“梁武帝见达摩袓师”这个公案讲起。但这个也没有历史史料记载,就是传说(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传说的成分)。传说中,菩提(Bo ndhidharma )达摩是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师承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受二十七祖指引到震旦(中国)弘法,由南印度航海三年东来,先到的是广州一带,受到广州刺吏萧昂礼仪,并上表奏稟梁武帝,此时中国正处南北朝时期, 佛教早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的时候就已经传入中国了。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是个笃信宗教的皇帝,对道教、佛教都虔诚,他曾亲自讲解佛经与《老子》,并持斋信佛,有时还在佛寺里做工。

听闻西天有大僧来临,梁武帝派使臣奉诏去迎请,因为梁武帝信佛,达摩就来到南朝的都城建业与梁武帝相会,但是两个人谈的话不投机。因为梁武帝上来就问大师,我造了那么多佛寺,度了这么多人出家,翻译了那么多的经书,我有什么功德没有?达摩说,没什么功德。武帝的面子就挂不住了,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就说,这只是人之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就问,那什么叫功德?……

链接:达摩祖师和梁武帝对话(禅宗公案):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景德传灯录》


这个公案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达摩来中国之前,中国的佛教还是在追求“有”,所以梁武帝才会问圣谛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但达摩没有给到梁武帝想要的答案(或者说不认可、没理解达摩的答案),最后梁武帝问,那坐在我对面的是谁?达摩说,不知道。可想而之两个人谈的就不太投契,然后达摩一苇渡江,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行。达摩对佛教进行了革命性改造,一生传法,少言多行,直指人心、将门内不传之秘《易筋经》之 “心印”和《洗髓经》“心法”,付于众生。一是在他之前的佛教通常都是以讲经为主,主要讲的是救化世人。在他之后的禅宗还是以修炼为主,讲的变少了,做的变多了。这些观点从“二入四行”中也可以看出,“二入四行”是达摩禅法的核心内容,其中记载到:“然则入道多途,要唯二种,谓理、行也。”就是说,入道的方法就是知晓理论,然后付诸于行动。二是因为这些都没有切实的考证,所以西方国家的研究者就认为只是传说。

不管怎么样,中国禅宗的本质是心印,是心宗,从思想要义的角度来追溯历史,我认为它还是来自于古印度的佛教,来自于释迦牟尼的要义,在教理上是有传承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禅宗是借了古印度佛教的壳,行的是中国本土佛教的魂与实。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禅宗虽说是由六祖慧能所创,但是它的渊源从一祖达摩开始,与四袓最为密切(与五袓推崇《金刚经》也密切相关)因为四祖是真正开创了农禅时代,这是四祖最大的贡献。从四祖传到了五祖,五祖再传到慧能,后来才有禅宗“一花开五叶”。从这个角度来讲,六祖慧能真正把禅宗形成了一个流派,从五祖前都是单传,衣钵相传,六祖才改成了“一花开五叶”,而且不再用衣钵,用袈裟来相传。

为什么说六祖贡献最大?就像铃木大拙所讲的,真正把西方的古印度佛教跟中国的文化高度融合联接在一起的那是从六袓慧能开始的,而不是从四袓道信开始。道信提出了一些重要理念,五袓弘忍推崇《金刚经》,到六袓,是在吸收了这些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创造性的改造,完善了禅的“学理逻辑”、修行方法,与人世间现实结合在了一起,才真正形成一大宗教学派。

我个人主张,现在我们讲禅,主要应从六袓慧能、从《六祖坛经》这里开始,六祖慧能是中国禅的真正创始人?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他是有理学传承的。五祖当年为什么不选神秀,而选慧能传承衣钵?因为五祖认为慧能是得了真正的禅宗心法。

神秀那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体现出渐修渐悟的思想,五祖并不反对渐修渐悟,神秀的偈子出来以后,他把大家集中到一起说,大多数人要以此修行。这说明什么?绝大多数人的修行还得靠渐修。这对我是一个启发。过去我老批评高校让写“八股文”,标准化培养博士,但工业化时代要批量化生产博士就得建标准,得从本科读到硕士,再读到博士,是一个渐修渐悟的过程。而慧能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下就达到了心宗的高境界,触及到了禅宗本质,直截了当,捅上了“天花板”,所以,五祖传衣钵于慧能。但五袓并没有依此否定渐修渐悟,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因为绝大多数人要靠渐修、渐悟。只有少数有天赋的人才能顿悟成佛,而慧能就是真正有慧根的天才。


2.禅与儒、道


大家有时候会提出问题说,为什么中国禅更多吸收了道家思想,而少了儒家思想?当然,神秀更多的继承了儒家思想,包括日本的禅也更多地融入了儒家思想,包括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是儒家思想而不是道家思想。

为什么以六袓开始的中国禅更多吸收了道家思想?我个人认为,可能跟慧能的出身有关系,因为慧能大字不识,没读过经典,他出生于乡村,在深山老林里修行,尤其是老庄思想的人都是一帮知识分子,云游四海,所以他耳闻目睹到的道家思想,接触到老庄思想可能更多一些。老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顺从天道,摒弃人为、这就是庄子之德,打破人性之伪,反对人为,主张万物平等。以游世态度对待人生,追求精神自由,蔑视礼法权贵,崇尚的是逍遥自在,纵情天地。慧能继承的很多思想是老庄思想,是道家思想,这跟他在深山里修行十几年有关系。他看不了儒家经典,但可能接触了众多道凡仙骨,云游四海的道家高人。

那幅偈子体现了慧能跨越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过程,直接达到了“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的境界,我心不乱,不随物转、不随境转,山只是山,水只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科学,一是一,二是二。所谓的创新性思维就是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老陆的眼里这不是山,在老雷的眼里这不是水,他眼中的世界,你眼中的世界,每个人看这个世界都不一样。这是第二重境界。第三重境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跟我没有关系,我也不会受外界山水的影响,星转斗移,我心依旧。

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说的禅,是什么禅,第一要了解禅本身这个词的本义;第二,禅的渊源是什么。我是赞成第一种说法,即中国的禅首先来自于古印度的佛教,与古印度禅宗有渊源。从一祖到二祖,到三祖,到四祖道信,再到五祖弘忍,传到六祖一花开五叶,从心宗这个角度来讲,六袓慧能是传承者,也是开创者,他真正对禅做了定义,真正把禅变成“一花开五叶”,变成有大量的信众,让禅宗融入社会方方面面,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从六祖开始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六祖是汉传佛教中国禅的始祖。


03 六袓对禅的创新与贡献


六袓禅宗的第一大贡献是,用创新精神,兼容并包,融合创新,创造了中国禅。也可能是跟六祖靠自我修行有关系,他没有受到太多外界和各种学说流派的影响,无所住而生其心,从心出发、体悟得道,敢于打破陈规旧说。

《六祖坛经》讲到,“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句话是中国禅的核心思想,也体现了六祖的创新精神。

“无念为宗”就是主张破除对固有观念的执着,打破观念的束缚,创新理念和思维,所以禅宗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体现。“无相为体”是破除对物相的迷执,人不要着相。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企业家不要对已有的成就和拥有的财富太执着,要勇于放下,禅的放下不是悲观不作为,而是放下已有的成就,包括放下心魔,放下贪念,无所畏惧地自由想像和创造,你攀到更高的事业高峰,不是不作为。所以是一种积极的放下。

“无住为本”是我最欣赏的,就是把握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活着就是硬道理,一切以生命为本,追求生命的觉醒,活出生命的价值与精彩。这就是马斯洛生前提出的人的最高层次需求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自我超越,追求心灵的成长。


“无住为本”就是空中妙有,世界本质是空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留得住,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所以要心无挂碍,我理解就是把握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切以生命为本,活在当下,快乐活在当下,追求生命的觉醒,活出生命的精彩。

由此可见,禅宗核心思想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创新性的思维,禅的核心思想第一是突破己有思维束缚与局限,勇于创新,第二是融合创新,兼容并包。

因为首先它是继承了古印度佛教心宗的核心思想,其次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产物。禅宗继承了如来佛大乘佛教,不舍世间,众生具佛性,众生即可成佛的基本思想。但它又不完全是古印度佛教的复刻,我个人认为是把古印度佛教中的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这种核心教义,基本思想继承下来了。大家有时候说,禅宗是没有学理的,没有教义,其实是有的,七部佛教经典就是它的学理基础。

为什么我又说它是融合创新,因为禅是中华文化中儒家、道家、心学的集大成,如它吸收了儒家基于现实,关怀人间伦理,无论是先秦儒家还是汉代儒家都积极肯定现实生活的正面价值,就是实事求是,现实生活,禅宗本身也追求活在当下,面对现实。这些思想跟儒家思想是相对应的,并不是否定儒家思想。再一个儒家的主流文化是性善论,人人即可成为尧舜,这种思想跟如来藏的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是一致的。慧能创立的中国禅宗主张“我心即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把大乘佛教不舍世间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佛教日益世俗化,而且佛教“众恶莫为、众善奉行”的伦理也基本上儒家化了,跟儒家的“克己复礼,修身养性,仁义礼智信”融为一体了。


所以禅宗一方面继承了如来佛众生平等,不舍世间,也就是入世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还继承和吸纳了道家的“道法自然,大道无为,否定有神的主宰,反对推崇圣贤,顺从“天道”与“自然”之道,主张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思想智慧。

尊重自然,回归自然,自然法则大于人为法则,道法自然,无为就是有为。再加上中国历史上的心学的历史渊源,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心学融为一体。


现在大家提到心学,认为是王阳明首创的,其实不然,王阳明只是把心学系统化了,中国的心学从大儒张载算起的话,历史比六祖还早。顺便讲一下,虽然我们为了便于教育和传播,把中国文化分成儒家、道家等,其实中国文化里面儒家里面有道家,道家里面有儒家,是杂合在一起的。我们只能说是“儒家为表”,它可以高举旗帜,因为儒家是很高尚的,对人的要求很高的,“道家为骨”,这是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法家为本”,国之本是法家,法家的核心思想是集权,富国强兵。集权思想从秦汉开始,从商鞅、韩非子都是这种治国的价值主张。释家为体,禅宗则将儒、释、道各大家融为一体。

禅宗主要是吸收了老庄思想,因为老庄主张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儒家推崇的是圣人,道家反对推崇圣人。整体论,游世思想,逍遥自在,崇尚自由,要打破非自然的规矩,人要追求幸福、快乐,活在当下,而且人的主观意识是不受任何力量支配的一种宇宙精神,这些思想都是老庄思想,而这些思想恰恰都是中国禅宗的核心思想。

道家是不可能作为治国理念的,因为人人都追求自由,崇尚自由,不受约束,就很难组织化。华夏基石很难组织化,也是这个原因,因为集聚了一批追求自由,不受约束的知识分子、专业人士,都是随性者,有思想的人,很多合伙人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人到外面转多少圈还是觉得华夏基石属于心灵的归属,大家在这儿能找到自觉和自在,感到心智自由,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骨子里还是庄子思想。

研究禅宗离不开对道家和老庄思想的研究,尤其是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无相无为。再一个,追求人心的自我超越。从这一点来讲,禅宗真正是兼容并包,融合创新,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的禅宗道路。


第二大贡献,慧能使得禅从森严神秘走向了世俗化、平民化、现实化,融入了人的日常当中,使得禅不再遥不可及。尤其是众生平等,众生具有佛性,把佛的要义世俗化、平民化、现实化,这样就有了生活禅、现实禅,这就使得禅从印度佛教的森严神秘和遥不可及中走了出来。

在六袓之前,禅跟老百姓离得很远,跟日常生活离得很远,你要修禅得跑到深山老林里面,或出家、或拜师,也推崇苦修,如达摩一袓山洞面壁九年。如此神秘、森严,且玄奥,大多数人不太容易接近,官绅阶层对禅或敬而远之,或不屑一顾。而慧能开创的中国禅主张“一行三昧”,平常心是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僧族平等无相界,“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这些思想源自古印度佛教的佛法教义,经过六祖的改造以后与中国人关注现实生活、活在当下的心理更为贴近。


自六祖以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思想,不二的中道智慧成为中国佛学的主流,使佛学打破了神秘,步入寻常百姓家。所以中国禅的修法就是生活化了的禅法,禅就是生活本身,是日常、自然、活跃的,“饥来吃饭倦来眠”,平常心是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行、住、坐、卧皆是禅,众生皆有佛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渐行顿悟都能成佛,当下即净土。而且禅法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达者为思,觉者是福,不分尊卑、先后。

这是我特别推崇六袓、推崇禅的一个核心原因,六袓开创的中国禅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它让普罗大众、芸芸众生,在佛禅面前都是平等的,回归本心,一念成佛。据说三祖就是一个麻风病人,他可以被尊称成为祖师;慧能本是村野农夫也可以瞬间顿悟成佛,成为世祖,一念成佛,这是中国禅对佛教最伟大的革新,由此,禅渐渐融入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血脉里面了。

当然,这与唐代的文化风格也有密切关系,大唐雄风,开放、包容、大气。禅的精神特质与唐宋文明交相辉映,相互成就,唐宋文化是真正的世俗化的禅宗文化。

我自己通过进一步的了解,也做了一个自我纠正,就是中国禅宗并没有断代,过去受日本禅研究者的影响,认为禅在明清断代了。事实上中国禅从来没有断代,只是相比较于唐宋时期的鼎盛、宣扬,明清以降,受政治时势影响,禅更多的又回到了山林,隐匿于民间,更融入日常生活了。(这里有一个例证,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虚云大师,佛学启蒙就是来自于其袓母所日日诵读的六袓坛经)。


第三大贡献,自六袓始,禅的修行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因为从古印度佛教一直到四祖,都是强调渐修,当然“立地成佛”也有,但那是特例,所以渐修成佛是主流修行方式,但到了六袓,他主张“一念悟即佛,一念迷即魔”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顿悟成佛成为主流修行方式,但是六袓并不是反对渐修渐悟,坛经里他专门讲过这个问题。

只是与印度佛教主张的渐修、苦行不同,六袓讲,成佛、悟道,达到最高的智慧,它不是能抓在手上打磨的,不是靠时间的累积就能够得到的,它是无相的、是一刹那间的,按照南道僧的说法是,“电光火石般的洞见”,就像灯的开关,啪一下亮了,但你是抓不住那个亮光的。在六袓后的一个时期,顿悟成佛的思想上升为中国佛教修行的主流方式,这里面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所谓顿悟成佛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这样,也不是说不用读经、打坐、禅修,并不是这样的。顿悟成佛,是让人从形式、经典中解脱出来,不要缘木求鱼,误认指月之指为月,而是回归自己,向自己内心去求,也不必像出家人那样,在禅堂打坐,禅修、悟道,在生活工作中修行,和出家修行,并无不同。

禅宗强调在实践中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悟,心怀善念,回归本心,这就是修行。日常生活中,你对待他人,对待家庭,对待朋友,能够心怀善念,你就是在修行,你就是在修禅。你要想求得佛法,不用离开现实世界的,这就是匠心精神的来源,你把每件事情做到恰如其分,把每件事情做到与本心、本体,与清净心、觉悟心相一致,这就是出世间,你就是在修行,你就是在解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慧能是反对机械化的繁琐,程序化的坐山念经,而是提倡以身行道,用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恰如其分,与心性相一直就是在修禅。



第二个特点是“定慧合一”,修行不在于形式,如果只关注修行的形式恰恰会忘掉修行的本意,马祖道一有句名言:.“平常心是道”,正如马祖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谓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景德传灯录》)。对比而言,古印度佛教是一种神秘主义、行苦行,日本禅过于讲究形式主义和繁琐主义,恰恰离开了修行的本意,大家都拘泥于形式,就跟现在写博士论文一样,博士是要创新,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现在大家为了形式主义,为了八股文而八股文,恰恰忘记了你博士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了,舍本求末了。人家就说,你不要搞形式主义,回归到简单自然,回归到本心。对平常心、无事的理解也不能教条主义和绝对化,否则又陷入自我满足于安稳的凡庸、怠惰的心态。

坛经里讲:“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你只要用心,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到恰如其分,只要你在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当成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交流,你就在修禅,简单、自然、极致。


第三个特点是“定慧一体,不是二”。坛经原文:“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也就是说,定、慧是同样重要的事,是同时发生的整体,不能简单的割裂开来、分别对待。“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这是禅宗的核心思想,即整体论,“不二”法则,这与西方国家的割裂的、碎片化和二元论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禅是以形式多样的不二法门往复于二元对立两极之间,在动态选择之中灵活把握平衡与度

从上面这三个特点可以看出,禅宗追求的是整体论、实践论,不二灰度思维。追求回归自然、简单、极致;打破形式主义,法无定法;强调彻底的心灵自由,从头到尾的觉悟。

这也是中国禅的真谛,即不受任何形式主义的约束,我们就是实践主义,法无定法,为什么顿悟成佛?就是每个人回归本心时,就是洞彻的心灵自由,从头到尾的觉悟,一行三昧,直心是道场。

前几年我写了一篇禅与管理的文章后,有家企业派人来跟我谈,说他们董事长看了我的文章,想请我与他进行单独深度交流有关禅的思想,他们说,彭老师,你好好准备准备,董事长可能会跟你对经,至少你得把《心经》和《金刚经》倒背如流、我们公司所有的副总裁都得背《心经》和《金刚经》,老板随口念上几句,你要接得上。我说,如果是这样,我就不去了。第一我只认真读过,但没背过,第二,禅宗靠悟,靠实践体验,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果你们老板强求所有高管背经文,说明他只追求形式,恰恰违背了禅宗的本意,他是形式主义。最后我们没见面交流,后来这家企业也被破产重组了,老板也进了监狱。这件事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觉得有必要做个案例研究,为什么一个天天背《心经》,《金刚经》的企业家,做企业决策时却不符合道义道心,这不能简单的加以批判,得研究背后的原因。失败案例的启发性会更大。


第四大贡献,禅宗将外在佛转变成心内佛,回归自心,自见本性,打破外在的一切清规戒律。当然,这跟前面所讲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一脉相承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学佛并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向内寻求,“即心是佛”。这是六祖的一个革命性贡献,把外在佛转换成心内佛,强调回归自性,强调向内寻求,佛性本有,解脱全凭自立。

将外在的佛变成了心内佛,把向外求大千世界的外在超越,转变成了向内反求诸心的内在超越,这是坛经对佛教基本理论的大胆改革。所以中国人追求的是内在超越,而不是外在超越,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就是“自性三皈依”和“唯心净土”。

佛教之中规范佛教徒的是“三皈依”,皈依佛、法、僧,六袓打破了这一原则,提出“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用觉、正、净三个无相的心性学说取代了佛、法、僧三个有相的存在。

佛、法、僧是有相的,是可以从外在加以约束的,而觉、正、净,是无相的,是内求而得的,这个是了不得的一大革命性创新,这也是中国禅宗的核心要义。用觉、正、净替代了佛、法、僧三个有相的存在,所以学佛、得道不再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是皈依觉悟、纯正、清净的内心。但这并不是说,不要佛、法、僧的戒律,或者说组织纪律和规则,而是说只要每个人能真正皈依觉悟、纯正、清净的自心,怎么还会有贪嗔痴呢?


值得注意的是,六袓说禅时它并没有否定此而肯定彼,佛法僧和觉正净并不相违背,如果一定要讲区别的话,前者是从“修行”入手,后者是从“开悟”入手,是一体两面,一面是佛法僧,另一面是觉正净,两者没有割裂和相悖。

虽不可分割,也不相悖离,但六袓强调“觉、正、净”,强调开悟要靠内在的超越,自我驱动,自我约束,自我批判,自我超越,做最好的自己,而不要靠外在的制度约束,这个我认为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从性本论来讲,西方国家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用外在的制度、纪律去约束你,中国人是人性本善,自我驱动,自我批判,自我突破。所以禅宗倡导,比起皈依有相的佛、法、僧,彻底的得道要靠无相的悟、正、净。如果执着于外在的境界就会生出种种妄念,像浮云一样遮蔽自己的本心。外在的佛、法、僧都是不确定的,唯有内心的觉、正、净是确定的,所以中国人尊崇的是内心,民间叫凡事讲良心,“问问自己的良心”。尊崇内心,内心觉、正、净便可成佛,而不是求诸于外在的神佛、上帝,这就是中国佛教对古印度佛教革命性的改变。

所谓“三身佛”,法身、报身、化身都在自己的本性之中,只要自己的心不迷惑,回归本性,回归善和爱,正确认识自己的善和爱,你就不会去干坏事,就不会说妄语,不会说人家的坏话,你就会对人很尊重,就会很平等,自己的心就没有智障,你就皈依了。什么叫皈依?这就是皈依,皈依自性,自性的本质一是追求善和爱,二是追求美好生活。

当你皈依“觉、正、净”时,自我批判、自我反省,把那些嫉妒心、狂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高傲心都去掉了,自我超越了,就是成佛。

由此可以说,从外在佛变成内在佛是有方法论的,既是法无定法,也是有法可循,只是每个人因循的法门有所不同。


第五大贡献是从“无本体”变革为“自本体”,就是用“不二”超越二元对立思维。原始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因缘聚而生,因缘散而灭,除去因缘的要素,一切物都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是空无一物。他否定本体的存在,否定自我的存在。但是禅宗不否认有个“自我”存在,因为有个本体存在,才能说回归自性、本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家是讲本体论的,禅宗将道家的本体论思想引入到中国佛教,使无本体的佛学异变为心性本体的禅宗思想。本体无相,使得禅宗思维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以自我意识否定客观世界种种对立,回归到“外相与本体”的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两句是心学里面的)。《六祖坛经》里般若品第二里面所言,“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又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坛经般若品体现了禅宗对佛教心宗“摩诃般若波罗蜜”的继承与创新,继承了其核心思想,但对其做出了创新性的解析。“摩诃般若波罗蜜”不在他处,不在远处,就在自性,就在“一念修行”之中。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不二”真正超越了西方工业文明科学、理性、二元对立思维。科学、理性、二元对立思维催生了工业文明,是伟大的。但是,到了智能文明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的是整体论、系统论,底层文化支撑得是禅宗了。世界文明已经发展到今天,再用二元对立思维统领不了,支撑不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裂痕。

从“无本体”到“自本体”,从“无我”到“有我”,我认为这是六祖对中国禅最了不起的贡献,伟大的创新。因为古印度佛教讲的“无我”,对于注重实际、注重现实生活的中国人来说是最大的修行障碍。无我,那究竟谁在修佛呢?修的是什么呢?而禅宗承认自本体,即“有我”存在

所以在这个地方回归到了自本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归何处?还是要回归到“自本体”,就是每个人自有心性。但这个自性不完全是自我的那个“小我”,自性本空,本体无相。禅宗强调有本体,但这个本体不是西方哲学中的那个“自我”。承认本体的存在,但是本体又是无相的。所以在禅宗这里是没有对立矛盾的,是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也可以说,不执着于对立,方圆、善恶、头尾……36对不二法则,用管理学的语言讲,就是“灰度思维”,动态调整思维。中国人的灰度思维、契机而为,动态调整,务求圆融,这些就是来自于禅宗的思想的。虽然没有人这么提,但我认为这些思维是深入到中国人骨子里面的东西。

而且,禅宗提出的“本我”,是超越了“小我”的,由此才可以真正走向“利他”,成就他人。因为,成就他人是圆满“本我”的路径,而不是损害“小我”利益的事情,普度众生,功德无量。


第六大贡献是禅宗培养人才的方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旨在促进人回归本自具足的自性,激发生命潜能。中国禅接引学人的方法是很灵活的,变化多样,禅学最重要的方法是用心学,活学活用。过去中国的禅宗寺庙,不会让出家人先去读经文典籍,背偈语公案,而是会被师傅安排到菜地、茶园或者厨房,全神贯注的拔草、浇水、种菜或者洗碗。目的就是提醒修禅之意在于种菜、浇水、担柴的日常生活劳动之中,然后再在适当的时机才开始说法,说法也不是大家一起来研读经文,因为经论是死句,不知道活学活用是没有用的。禅僧会讲一些疯话、傻话、无头无脑的话,会棒打暴喝,词不达意,一言不发等方式来引导,就是为了帮助人破知断智,不是通过文字用思维和逻辑去悟道,而是“用心悟道,在动用中体悟”。

禅的教育的目的是开悟,在于激发人的潜能,让人悟道,获得智慧。这是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多少知识,关键是悟智慧。马祖禅法的教学方法就很独特,从开堂说法到机缘问答,从原来的师徒之间的口头指导到棒喝等教学方式,总而言之就是打破一切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第一是强调激发人的内在潜能,第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自动自发地去悟道、开智。

禅宗的这种教育人、培养人的方式用到管理中也是这样。现在为什么强调创新?创新就来自于要尊重个性,尊重每个人的特点,让每个人都能从自身特点出发,激发自己的潜能。

创新需要无知无畏的“冒”和“闯”,错了不可怕,怕的是都不敢犯错。我有时给研究生博士生上课,就说,你们别光听我讲,你要来问问题,来挑战我。禅宗为什么有时候要用“棒喝”,就是为了直击人心,让人一激灵,电石火光,一下就炸开了,瞬间了悟,顿觉本心。如果按照原来那种一步一步来,总是隔着一层纸捅不破,就总也突破不了。但是禅宗并不否定要熟读各种经书,不否定渐悟。


第七大贡献是中国禅宗主张的“农禅”和“欢喜禅”,为中国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影响至深,让禅从“苦行禅”到“欢喜禅”,追求生命的觉醒,活出生命的精彩。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点是对古印度佛教革命性的突破,古印度佛教的禅主要靠别人施舍、供养,托钵沿街乞讨,穿百纳衣,但是中国禅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来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

这个思想怎么来的?从实践中来的。为什么?最早的寺院不是靠皇帝供养,就是靠老百姓供养,但是后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靠皇帝供养靠不住,一是政权更迭,皇帝会变,历史上出现了四次灭佛,说明皇帝是靠不住的。二是靠老百姓也靠不住,中国自然灾害特别多,地少人多,养活不了这么多僧人。所以中国禅宗革命性的提出农禅并举,把寺庙变成一个“自主经营体”,这样遇到灾害不仅不要老百姓的,而且能够成为赈灾的场所。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理解不了,为什么少林寺经商?这其实是有传统的,当然,过犹不及。日本的寺院绝大多数都经商,稻盛和夫的自主经营体的思想也来自于禅宗,人人都要自觉自立,要自己养活自己,不要靠别人,所以除了内在的心是自己的,你日常的生活也要靠自己。


我认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由毛主席发扬光大,但思想根源是中国禅宗。


再一个,禅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张,也告诉世人,求佛就是求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要靠自己去实现。一直以来有人批判,说中国人到寺庙求官求子拜佛是不对的,其实,人们求的是什么?是人性中对善、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求的是谁?并不是那一尊佛像,而是自己的内在佛。用现代人话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向宇宙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禅宗里有和尚烧佛像取暖的公案,就是在说明,佛不在殿堂,不是那尊神像,佛在自心,求佛就是求自己,自己的美好生活追求自己去实现,所以,“修来世”不如“修现世”。这让修行从“苦行禅”变为“欢喜禅”,活在当下,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而且是快乐地活在当下,这就一举打破了古印度佛教苦现世,求来世的主张,也突破了禅“枯寂寒冷”的印象,禅是活泼泼的现实,是直抵生命本身充盈、透彻的喜悦。

禅于一切行、住、坐、卧之中,这就是将禅融入日常生活生产与社会人际交流中,而不是一定要面壁苦修、清冷度日。


禅宗第八大贡献,就是打破了宗教集权,“一花开五叶”,实现了“去中心化”。五祖以前,是衣钵相传,而且是师承一脉相传,自六祖起,一花开五叶、传承不再是单传,单一中心,而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与多中心的禅宗生态系统,使禅宗流派遍布中国,走向世界,同时改变了继承的方式,传承的合法性不再于衣钵,而在于是否真正得到禅宗心法。心法相传,而不是衣钵相传,这使得禅宗思想真正能走出寺庙、走出中国,在世界大放光芒。从组织的角度来讲,这是真正的“离相”相传,传承的是思想,是文化,而不是权力。这对于当前中国的企业组织建设是有启发意义的。企业传承到底是传承什么?是传承权利,还是传承事业和文化?

“无相”组织,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可以跨界、混序、多中心、开放融合,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始终充满活力的组织。


1、每月讲一次面授课 2、每季建一个学习谷 3、每年开一次学友会 4、每五年出一本亮书 ©版权所有:罗卫国(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6014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