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卫国:这是2015年我在婺源看油菜花
婺源属于江西,按属于文化属于徽州
清末战火中的徽商沉浮
Tea香 国家人文历史
罗卫国:我前后数次去过徽州,盖因为我喜欢“藏传佛教+徽派文化+敦煌文化”,在西递宏村小住过,也去过婺源住在李坑。
自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事后,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徽州虽地处皖南山区,却成了太平军外接浙赣、内连安庆与芜湖的战略要道,无可幸免地被卷入了这场长达十余年的战乱。
1860年6月,两江总督曾国藩驻兵安徽祁门。李鸿章却认为祁门四面环山,地势如同“釜底”,从战略上看,在此扎营十分危险。而曾国藩坚持己见,甚至对李鸿章等人说:“诸君如胆怯,可各散去”。
1862年4月,借着增援被太平军围困的上海之机,跟曾国藩闹不和、闹出走的李鸿章终于下定决心自立门户,带着武器长短不一、临时凑起来的淮军匆匆离开。
随之赴沪的还有一批在当地招揽的文人,其中就有祁门人洪冀昌,其祖父洪炯是一名成功的茶商,曾国藩在祁门的行辕所在地洪家大屋就是他家的豪宅。
李鸿章当时官职不高,只是个任职不久的道员,也就是地县一级官员。作为家境富裕的“富三代”,洪冀昌随他离乡背井来到战火将燃的上海,无疑是一场冒险进取的赌博。
幸运的是,他赌对了。
作为李鸿章的幕府成员之一,洪冀昌1895年以外交使团文员的身份,随李鸿章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随之被成全的是洪家在上海商界的地位。洪家人来上海继续茶叶生意,据上海市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祁门人洪味三在东唐家弄(今天潼路)怡如里10号开设洪源永茶栈。
洪味三便是洪冀昌的侄子,洪源永是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红茶茶栈,日后成为沪上茶业界巨擎,专门批发红茶,出口饼茶、砖茶等,并且为祁门多家茶号提供了收购红茶资金。民国十八年(1929年),土匪朱老五途径祁门,洪源永被抢去了刚从上海解来的10万银元,生意竟然不受影响经营如常。
这似乎印证了胡适先生对自己家乡人的描述:
“一千多年来,我们徽州人都是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全国的。”
“中国有句话,叫:‘无徽不成镇!’那就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个小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
徽州人为何会做生意
同样在1862年,在太平天国战火阴霾下,和洪冀昌一样感到前途未卜的,还有几乎所有贩茶的徽州商人。
徽州,今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徽州六县指歙、黟县、休宁、绩溪、婺源(1949年后划入江西)、祁门。
太平军在皖南与清军鏖战,战火波及徽州全境,许多城池易手频繁。茶号茶商们都惟恐避之不及,哪敢贸然进山。
绩溪人胡沇源可不愿这么干看着。胡沇源(1831-1911),少时家贫。徽州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民谚,胡沇源也正是在十三四岁时,被父母送到江苏东台县一家茶叶店当学徒。
胡沇源办事机敏,灵活又细心,对店里的业务能仔细揣摩,很快升职加薪,当上“水客”,负责茶号采购推销茶叶、市场调查、收集茶叶行情。到咸丰年间,胡沇源以多年积蓄和人脉,在泰州的姜堰开了茶号“胡源泰”。
没想到茶号开张不久,就遇上战祸。胡沇源不甘耗尽积蓄开创的事业就此颓败,尽管不知道茶号还能撑几天,但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先后十次进入徽州六县茶区去收购茶叶。
他的冒险和坚持得到了命运的善待,不久后,胡沇源凭借质优价廉的好口碑,把“胡源泰”开得红红火火,很快还开了分号,后来他的茶号扩展到靖江、上海等地,经过祖孙四代的努力,先后开设茶号、茶庄12家。
这是一条多数徽商都走过的路:从小外出学习经商,以小本经营起家,凭着勤劳吃苦和开拓进取精神,逐步壮大。
对于徽州这种往外闯的劲头,胡适解释过说:
徽州全区都是山地,由于黄山的秀丽而远近闻名。这一带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的,最后注入钱塘江。因为山地十分贫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农产品只能供给当地居民大致三个月的食粮。不足的粮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购买补充了。所以我们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况下,为着生存,就只有脱离农村,到城市里去经商。因而几千年来,我们徽州人就注定的成为生意人了。
安徽祁门山水
诚如胡适所言,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耕地少粮食不足,所以人们不得不世代外出谋生,足迹遍布全国。不过幸运的是,在离徽州不远处就是全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大市场——长江三角洲。
在当时的条件下,水运是最便利的运输手段。从徽州出发沿新安江而下,经富春江、钱塘江,即可到达杭州。通过内河航道,还可连接江苏的苏、松、常、太各府州。另一条路线经青弋江等水路进入长江,顺流而下就可至南京、镇江、扬州,经京杭大运河沟通各地。
由于都是顺流而下,徽州的竹、木、石料、药材、纸、茶叶等往外运很容易。【中国亮点外脑智库创办主席罗卫国编于2022年中秋节】所以徽州自古商业活动就频繁。唐以前以经营木、茶为主。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张途的《祈门县新修阊门溪记》就曾生动描绘唐代祁门茶贸易:“邑山多而田少,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给衣食,供赋役悉持此。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逾于诸方,每年二、三月,赉银缗缯货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
元朝沉寂一时,明清又以盐业崛起,称雄一时。1492年明代盐法变革为开中折色后(商人不用再到北部边疆用粮食换盐票,在内地就可以用银两换取盐票),徽州人成批地来到两淮、两浙经营盐业,逐渐取代山西、陕西商人的优势地位,在此后几百年中几乎垄断了全国的食盐贸易。
茶叶商人足迹亦遍布全国。乾隆时期,北京已有歙人经营的茶行7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数千家。洪家大屋的开创者洪炯,则是在广州做出口茶的贸易,林则徐广州禁烟时,还找他帮忙与英国人联络。
战火中的“徽骆驼”
咸同时期太平天国的兵燹战乱,给绝大多数徽商带来沉重打击。自古徽州由于高山阻隔,向来是很少遇到战祸的地区,但这时却成了太平军于清兵激烈争夺的地带,曾国藩驻师祁门时,更“纵兵大掠,而全郡窖藏为之一空”。
战乱不禁对徽州本地产生了巨大破坏力,徽商活动最活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恰恰也是损毁最严重之地,除了徽州财货及徽商资本遭受巨大损失外,商路也受阻,市镇商业活动陷于瘫痪,长江中下游的贸易往来几乎中断,商贾变贫民,小贩变乞丐的情况比比皆是。
比如当时的阊江水运受到很大阻隔,失去了商道的功能。当时业茶广州的徽商江绍周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说:“今年所做之茶,意想往广,公私两便,不料长毛扰阻,江西路途不通……所有婺源之茶均不能来粤。”
据彭自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记载:“频年以来,武汉屡为贼据,江路梗阻,商贾不通。长江被扰,均各歇业,历今十载有余,并未闻有贩运木材者过关。茶竹出产本少,近因邻氛不了靖,客贩愈觉寥寥。”
胡适家也在这场战祸中受到很大影响。胡适家经商数代,到其祖父胡奎熙时发展到最盛,拥有江苏、上海等地的四个茶号、一个茶庄、一个杂货店以及一个徽菜馆。太平天国起事后,茶号接连毁于战火,其中一个叫“茂春”的茶号,被毁了又建,建好过几年战火又烧过来了,反反复复至少重建了四回,胡家人才不得不部分收歇回老家。
胡适的家乡绩溪上庄
在老家绩溪,最艰难时,胡适全家人只剩下20块银元,于是他的父亲胡传找族兄以利润均分为条件借来50元,又与茶农们赊账购茶,做起了贩茶生意。胡传的哥哥进山收茶,胡传则雇挑夫运茶到屯溪,卖了茶把赢余的钱购米运回上庄,供一家人食用。
而后等到时局稍有好转,胡家便又回到上海经营茶贸易。胡适称徽商为“徽骆驼”,既像骆驼那样坚韧不拔、且有负重致远、跋涉不止的精神,大概就源于自己这些百折不挠的亲人。
当徽商们在战中尘埃中顽强求生时,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祁门南乡贵溪村一个叫胡元龙的年轻茶商正在默默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业。
据郑恭《杂记•祁门红茶源流》载,民国纪元前五十年(1861),有邑人胡元龙、陈烈清相继在祁门西南乡创设茶厂,招工授以焙制方法,祁红才开始萌芽。
这比如今公认的祁红创制时间1875年要早,据汪琼、郑建新考证,胡元龙早在清咸丰初年便审时度势,着手试制祁红,可惜此时太平天国战火逐渐燃遍徽州,胡元龙只好罢手。
胡元龙家族为祁门业茶名家,闻名遐迩。胡元龙从小习文识字,博读书史,同时还练就一身好功夫。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全才闻名乡里,被清政府授予世袭把总一职。这在一般人看来是走上了一条仕途金光大道,然而胡元龙却认为“书可读,官可不做”,18岁时就毅然辞去官职,转而从商,立志要实业救国。
1870年开始,英国逐渐退出从汉口购茶,转向在印度、斯里兰卡发展低廉茶叶,国际茶叶市场形势变化对华茶极为不利。到1875年,中国绿茶外销仅占出口量的10%左右,红茶在国际市场上却很畅销。
而恰在这一年,胡元龙在重金聘请来的宁红制茶师傅的帮助下,试制红茶成功。
红茶或者成了当时祁门商人的最好选择。同年,曾在福建做官的黟县人余干臣,用祁门绿茶仿“闽红”制法,也试制红茶获得成功。
祁红创立之后,由于其特殊的“祁门香”,在茶叶的对外贸易中很快占据主要地位,一改茶叶外销的颓势,据光绪21年(1895)闰5月初6日的《申报》报道:“红茶一业,自咸同以来,茶商均沾微利,故大商小贩莫不踊跃争先”。
胡元龙又不断扩大茶树种植规模,开辟茶山200亩,培育茶树10万株,在贵溪村中建厂,取牌号“胡日顺”,运售汉口,销售得非常成功,英美法等国茶商都来采购,遂使祁红扬名世界。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祁门红茶取得一枚大奖章两枚金质奖章的好成绩。彼时的徽商,作为一个整体,在战争的打击和内外交困的国运下虽已衰落,但茶业又给徽州大地和中国的外销贸易带来了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