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院长罗卫国
托尔斯泰
发布时间:2006-09-03




托尔斯泰

俄国文坛上最亮的那束光

商务印书馆 2020-06-13 11:58

沂溪风


当窗帘拉开满室阳光,美国作家对他的学生说,看,这就是托尔斯泰。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大学讲授俄国文学的时候,让大家把窗帘都关上,灯也都灭掉,然后他打开了一盏灯,对学生说,在俄国文学的星空中,这是普希金,接着他又打开了另一盏,说这是果戈里,又开了一盏,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一把扯开窗帘,让教室里充满了阳光,他由衷地说道,这是托尔斯泰。


可见,在他心目中,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坛上最亮的那束光。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以累累巨作在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他的创作涉及小说、戏剧、哲学散文等,长篇著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哪怕到今天,仍然是公认的世界文学瑰宝。从19世纪60年代,他的作品向世界传播起,一大批进步作家,比如罗曼•罗兰、德莱塞、伯纳•萧等,都受过他的熏陶,很多读过他作品的人说,他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作家,而是一个最好的朋友,足以安抚人的心灵。


这一切,都源自于他的自我反省,并且将这种内省渗透到作品中。从19岁开始,到83岁为止的六十多年,他一直尝试将身上的小我投入到全人类中去,希望拯救人类灵魂,开拓一个博爱平等的世界。茨威格说,他“以残忍的狂热与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发掘。他一辈子都在努力通过自我写照达到自我完善,从不停歇,从不满足。”




正因为这样,托尔斯泰在晚年时,摒弃了自己的贵族生活,像个农民一样简朴地活着,直至离家出走,在一个小小的车站度过了最后的时光,终于完成了灵魂的终极洗礼。

托尔斯泰对人类最深刻的思考,是关于博爱与平等,这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中国亮点,思想的盛宴!罗卫国主编:从1998年开始,至今已坚持20多年,保持每两周选编一篇文章的速度,确保每篇都是精品。】在王志耕先生等人编译的《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中,这一思想也得到了集中体现。



1

托尔斯泰的爱与平等,首先表现在对底层农民的关注上。

作为宗法制社会的贵族,托尔斯泰毫无疑问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但他对此深感不安,将目光投向了食物链底层的农民。1847年,19岁的他就开始在自己的领土上,尝试农奴制度的改革,1856年,他又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的方法解放农民,同时在自己的庄园试行。



因为关心农民,托尔斯泰对歌颂农民的作品极为赞赏。

《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中记载,他曾先后给短篇小说集《农民故事》,长篇小说《农民》作序。《农民故事》的作者谢•捷•谢苗诺夫,是一位农民出身的俄国作家,他在这本小说集里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乡下小伙到莫斯科找工作,通过一个富商家的车夫老乡说情,马上谋到了差事,但同时使一个老人失去了工作,小伙得知真相后,决心放弃这份迫切需求的工作。

这样的情节,无疑表现了农民身上的闪光点,这让托尔斯泰特别感动,他说就像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一样,加上谢苗诺夫对农民的生活非常熟悉,叙述时细节真实,简洁明了,不加雕饰,托尔斯泰夸奖他的作品真诚而有意义。

托尔斯泰对农民的深切关注,更体现在教育上。

当时的俄国,只有上流社会的儿童才能接受教育,下层平民的子女被认为是愚不可及,不可教化,包括贫民自己也觉得,读书不如喂马来得有意义,这让托尔斯泰非常痛苦,在他看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穷人的子女如果能接受教育,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才,他发誓,要把爱传达给底层的儿童。

托尔斯泰第一次创办农民子弟学校,还只有19岁,是从大学退学回到家乡的时候,可惜因为农奴的不支持,很快就关闭了。此后他又好几次重新开办学校,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际,他曾经开办了二十多所学校,并到法、意、英等国家考察教育,还创办了《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等教育杂志。可惜他的理想遭到了教会和政府的反对,他的学校一次次被取缔,他又一次次顽强地开创,直到1907年,他去世的前三年,他还最后一次开办了贫民学校。



在他的学校里,托尔斯泰教孩子们写作,用平等、欣赏而惊喜的眼光看他们,他有时会听从他们的意见去写一个故事,然后在他的影响下,他们又来替他修改,甚至最后帮他完成,这样的创作过程让他备感幸福,他最后将他们的作品推荐给杂志发表,他深信用这样的方式,能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他把这一段经历,写成了《谁向谁学习写作?是农民的孩子向我们,还是我们向他们学习》,《托尔斯泰读书随笔》的第一部份,就收录了这篇文章,阅读的时候,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巨大的欣喜。


2

正因为对生命的爱和尊重,托尔斯泰也反对暴力。

《托尔斯泰读书随笔》收录了他对于暴力的拷问:

如果对人能够产生影响的只有暴力,那么人拥有理性还有什么用?

1851年,托尔斯泰跟随大哥来到高加索,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他在这里参了军,并且马上参与了前线作战,如果第二天会有激战,或者前一天死了很多同伴的时候,士兵们会自暴自弃地酗酒,这让托尔斯泰精神上受到了折磨,他觉得士兵们其实不想看到同伴的死。这一时期的战争,不过是对少数民族的镇压,俄国政府却将它宣传为镇压叛乱,肃清边境,是正义的战争,然而,在这样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中,同胞之间互相残杀,这真的是正义吗?

也许,这恰恰只是对权力的维护而已!

他说:

那些握有权力的人总是相信,只能用暴力去管理人民,因此为了维护现存秩序,他们便无所顾忌地使用暴力。(《托尔斯泰读书随笔》309面)

因此,对战争,他产生了厌恶感:

战争是最使人讨厌的,是一群罪孽深重的人们为了获得权力和名誉,而互相残杀的暴戾行为。

在一场军事审判之后,他对残忍的厌恶更深。1866年,一个叫希布宁的士兵,因为不堪军官的虐待而打了上司耳光,被送上了军事法庭,托尔斯泰多方奔走,却没能救得了他,希布宁最终被枪决。托尔斯泰痛苦地在日记中写道:“那样白净而健康的下颌和胸膛,向圣经做最后的祷告,然后就被处死,真是残酷极了!”

这种因为暴力引发的痛苦,在他的内在,依旧转化成了爱。


18世纪后半期,俄国出现了一个叫杜赫宝的教派,他们的思想跟托尔斯泰不谋而合:反对人们拿枪去打仗。但这样的理念,无疑和俄国政府是背道而驰的,政府将这些教徒流放到高加索,并强迫他们参与战争,他们一边唱着赞歌,一边举行了庄严的焚毁武器仪式,由于间谍的告密,参加仪式的3000多人被送进了法院,其中470人被判死刑,41人送进监狱,74人被判18年流放,另外幸存的人则被禁止与亲人生活甚至见面,一旦被发现偷偷与亲人相见,轻则被鞭打,重则挨枪子儿。不到三年时间,恐怖的境遇与饥饿,使得这些教徒不断离开人世。

闻听这一消息的托尔斯泰心急如焚,他亲自出面,在政府和教徒之间谈判,但失败了,不得已,他只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仅向国内,也向国际请求援助。在他的努力下,加拿大政府欢迎他们移民,但旅费差不多要70万卢布,政府不会出这笔钱,甚至连募捐都不允许,他一边让人偷偷募捐,一边写稿来筹措费用,这是他写《复活》的原动力。这部作品在1899年完成,他将稿费全部捐赠给杜赫宝教徒,加上他之前的积极呼吁,教徒们移居加拿大终于成为了现实。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对于他这部作品,更是对他的人性精神,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那双灰色而锐利的眼睛,能够立刻看穿人心,并且能找到人性的精神所在。”


3

爱和平等的理念,让托尔斯泰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忏悔。

托尔斯泰是亚斯纳亚•博利尔亚的领主,又是贵族,在撒马拉县有数量巨大的土地和马匹,他还是世人尊敬的文学家,这样的人,原本该是幸福的,但他在享受着美食,享爱着农奴与仆人们的服务时,远方龟裂的田地,奄奄一息的饥民,刺痛了他的心,他决定要舍弃一切,去过他们一样的生活,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征服肉体,正像《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中收录的那段话:

所有肉体的。。。(403面1)

献出的属于肉体的东西越多,得到的属于灵魂的东西越多。(405面)

于是,托尔斯泰不再狩猎杀生,不再抽烟喝酒,穿着朴素的衣服和做工的长靴,下地劳动,持斋吃素,为农民盖房子,努力活得像个贫民。然而,从最初办农奴学校,到现在放弃贵族身份,他和深爱的妻子之间,到底出现了裂痕,在他妻子看来,贵族就该过贵族的生活,贫民就注定是贫民,虽然他一次又一次地向她灌输平等的理念,他们之间的分歧却越来越大。


托尔斯泰很想和领土上的农民像家人一样相处,可他们之间始终有无法逾越的鸿沟,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使得农奴们永远不可能真正信任他,要想和他们建立真正的友谊,除非他能把土地分给他们,这样的想法一经出现,就导致了他和妻子越来越激烈的争吵。

其实,何止是他的妻子不理解他,处在那样的时代,他的思想都太超前了,他注定是个孤独者。

郁闷而痛苦的处境,让他动过很多次自杀的念头,也产生过许多次离家出走的想法,终于在1910年10月28日这天的凌晨,他抛弃了世俗生活中的一切,离家出走。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他抛弃的,不仅是肉欲,还有肉体,11月20日,他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也许直到这一刻,托尔斯泰才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直追寻的目标,并“舍弃那正在死去的生命,而以那不会死亡的生命为生。”


那不会死亡的生命,当然是他的精神。

为他送行的人持着横幅:“列夫•托尔斯泰,在失去您后,亚斯纳亚•博利尔亚将成为孤寂之地,人们的心中永远无法忘记您的善行。”

契诃夫曾经说过:“如果他死去,我的生活会出现一个大的空洞。”

罗曼•罗兰说他是“俄罗斯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他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他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抚慰我们的灵魂。”



1、每月讲一次面授课 2、每季建一个学习谷 3、每年开一次学友会 4、每五年出一本亮书 ©版权所有:罗卫国(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6014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