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院长罗卫国
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年轻人的本色
发布时间:2022-09-14



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年轻人的本色


三少爷的剑





前几天,有个刚毕业不久的女生,跟我提到前年的时候,她的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一位女作家大加批判,并斥责其给地瓜主义“递刀子”。她当面反驳老师,并直言老师不应该给学生直接地灌输结果,而应该客观地陈述事实,让学生自行判断。否则,有失公允。可想而知,这堂课让老师多么难堪……


我问她:“不怕老师对你有意见,以后为难你么?”她很坚定地说:“我有自己的认知,如果瞻前顾后,不表达出来,心里会特别堵,特别遗憾。关键是,作为一个中文系老师,不应该有那么重的戾气。我怕啥啊?不苟同我就说!”我佩服小姑娘的勇气,不盲从,敢反驳,并不是大逆不道,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并非人人都有。


想起清华大学劳东燕教授曾经提到,因为时常在微博普法,评论热点话题,而被学生善意地提醒“注意言论尺度与自身安全”。她内心感到温暖,又感到复杂。因为“在正常的社会中,作为师长,这样的提醒本来应该是我对学生发出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最有锐气、勇气与激情的年龄,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年轻人的本色。”但“现在的大环境却让年轻人过早地体会到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体会到各式的压制。”


罗斯福在1933年的第一次就职中说:“除了恐惧本身,我们别无所惧。”【罗卫国2022年秋日读】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性战胜了恐惧,就能在风暴中擦亮双眼,辨明前进的方向。而恐惧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敢面对真相,只要有勇气面对真相,就不会恐惧。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不敢直面真相,必然带来恐惧。


但是,现在多少年轻人因为忙于生计,疲于奔命,已经无暇顾及社会责任,没有时间思考人生,怕惹麻烦怕惹事,加上从小到大的教育,已经让大多数人在制式思维中固化,从而导致言行也充满暮气。


杭师大江贤俊副教授,曾经办理停薪留职送快递,他说“我宁愿送快递也不教书了!”因为“站在讲台上,看看底下的学生一个个睡大觉,玩手机,考试抄袭,他们纯属混日子。我没有一点存在感和成就感!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会熬夜打游戏,追剧,或者利用有限的时间谈恋爱,而上课,就是他们最好的补觉时间!”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时代的特色,但是处在象牙塔里的很多年轻人,包括大多数人,已经机械化地活着,没有思考,没有质疑,别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其他人都这么做”。现在的环境却是,学生不敢质疑老师,下属不敢质疑上司,职工不敢质疑领导……因为你一旦质疑,就可能丢了饭碗!久而久之,以至于那些并不妨碍前途的质疑也越来越少。


任何观念都有适用边界,面对复杂的社会,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多元思维,来观察、解释和实践。常识比知识更加重要,勇气比沉默更加值得称赏。自从在网络发声以来,我也时常被问及“不害怕么?”说实话,有时候也怕,但是我的固执和倔强,我的愤慨和悲悯,时时提醒我,对那些和我同属底层的个体悲剧,不能假装看不见。我们90后也不再年轻,但每个时代的人,都不应缺了发声的勇气。


我知道,很多年轻人,在复杂的社会中始终勇敢地活着,并直面残酷的现实,但我也知道,他们的勇敢,并非理所当然。是个人的自省与觉醒,是师长的点拨与引导,是社会的刺激与捶打,是常识的认知与接纳……才让他们思考作为个体应有的独立精神。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女生,她不完美,但她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有不可多得的勇气,鼓舞她昂首阔步地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


歌手朴树表示:“不想再当老师了,我也只是个孩子”,但在《毕业歌会》上,他还是对台下的年轻人说:“希望你们拥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耐心来面对现实生活,希望你们有一个淋漓尽致的人生!”勇气是多么稀缺的东西!


年轻人应该“天不怕地不怕”,并不是不让年轻人保护自己,而是,该发声的发声,不要沉溺于静好而忽略了自身的义务;该维权的维权,不要忌惮于强势而放弃了自身权益。只有“不怕”的人多起来,丑恶才会感到害怕,邪祟才会望而却步。


1、每月讲一次面授课 2、每季建一个学习谷 3、每年开一次学友会 4、每五年出一本亮书 ©版权所有:罗卫国(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6014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