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院长罗卫国
农村青年大志的人生战争
发布时间:2022-08-27


大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男青年:身高刚过一米七,高考分数刚过一本线,来北京带的钱刚够他一人花。


成家后,大志的个人目标是养活自己,并寄钱给家里,父母给大志的目标是娶妻生子,然后给他们养老送终。


妻子给大志设定的目标是升官发财,儿子给大志的目标是让爸爸提供写《我的区长爸爸》的作文素材。


40 年来,大志面对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不见硝烟、不见血、也不见尽头的人生战争。这场战争可以分成多幕剧,让我们前往大志的人生对岸去观战吧。


本故事为依据杨华:《乡争》一书的部分内容进行的二次创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右图为罗卫国在北京香山勤政殿。




1 序曲  出生在江汉  中部农村:攀比面子的修罗场



1980 年(罗卫国:比我小9岁),大志出生于湖北孝昌县农村,家里人之所以为他取名“大志”,是希望他出人投地,至于怎么才叫出人投地,他爸妈也不是很清楚。但起码要完成的规定任务是赚钱回家娶媳妇生孩子给二老养老。如果大志每年回家的时候,都能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吃一顿,给家里人长长脸,那么养儿子的花销就不算打水漂。


毕竟,在贫富差距不大,易让人互生妒忌的孝昌农村,面子值千金,乡亲的嫉妒也算一种褒奖。


湖北江汉平原属于典型的中部农村。


中部农村(比如湖北、四川、皖苏、东北等地区)血亲纽带稀薄,原子化程度高,家庭与家庭之间竞争激烈。


同年,移民深圳的美貌小姨嫁给了零售电子商人陈祖光,他家的亲戚负责把香港的电子产品、手表等在深圳出售,在同龄人中收入已经是木秀于林。小姨的儿子陈家豪在被称为“小香港”的罗湖区出生,陈祖光希望儿子掌握发财三宝:学历、人脉和生意经。出生不久,他便去关公庙参拜,祈祷每一年舞狮口中吐出来的“白菜”、新年的第一口“白菜”,真的能带来“发财”(“白菜”的粤语谐音)的好运。


小姨回孝昌时总是带来一些乡亲们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比如 Coach 包包,“小霸王”电子游戏机,繁体字包装的零食等等。大志看到这些未曾见过的物件儿,只知道用稚嫩的童声问小姨:“吃藕(孝昌特产)吗?”



2 升学之战:从村中学霸到一本学生



在竞争压力较大、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孝昌,十几岁的孩子牺牲身体去抠考卷、刷题海,一分分地提升孩子的成绩是非常值得且必要的。父母哪怕是倾家荡产成为“月光族”,哪怕是起早贪黑地拼命劳作,哪怕孩子天资平庸,也要供孩子读到大学毕业为止。因为在竞争激烈的中部农村,没有其他资源的普通家庭,只能依靠考试来提升家族的地位。


1992 年,大志因为成绩优异,考上了五公里外的县重点中学。为了上学,大志需要每天早上六点钟起来吃早饭,夜幕降临后回家,不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散步上下学,而是要以急行军的速度每天完成二十里地的路程。大志班上很多农村同学中条件相对好的父母甚至在念书的小县城租房子、买房子,方便孩子每天上学,为此父母除了务农之外还可能跑货车运货,当然代价是好几天甚至一个月都回不了家照顾孩子,得拜托祖父母代为照顾。


漫长的升学行军路上,有同学因为贫困而掉队,也有同学因为实在不是读书的料而掉队。但是,在无比重视教育这个阶级维持和飞升途径的中部农村中,孩子只要在家长的打骂声中,或者目睹父母赚钱供自己读书的艰辛后能够把书念下去,即便只考上了大专也有机会进入体制内工作。


多亏父母的打压式教育,大志的高考成绩最终冲破了一本线,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读大学。



3 北上广校园之战:挤不进“隐形的宫殿”




1998 年,通过没日没夜,不眠不休的玩命学习,大志进入北京某普通一本读大学,期间申请过贫困生资助,本以为没机会,却发现有几个比他还穷的同学却都没申请。他还因为普通话太具有地方特色而被北京同学嘲笑过。同学们谈及古典乐、西方电影时他都接不上话,只得在网上疯狂找资源恶补。然而大志也有自己的雅好,早在“形色识花”小程序发明前的20年,大志就已经能准确识别出校园内的所有花卉植物,简直是活的植物图鉴,早早开启博物人生的时尚。


同年,和大志读书能力差不多的外甥陈家豪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学经济学,辅修英语,最终的梦想是赚够钱移民去美国,每天晨跑完了就要被英文字典。这都他爸爸要他做的,他说英语是“世界语”,“要致富,学英语”,最好暂时把中国话忘掉,练就纯英文的思维。


陈家豪跟着爸爸在饭局、茶局、酒局中学会了如何在一泡泡茶中谈生意,学会了如何把钱,生生通过三寸不烂之舌从茶桌的另一头讨要过来。他还认识了官二代林宗熹,对方跟家豪分享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好处,告诉他如何乘着国家的东风成为“先富起来的人“。陈家豪将家中的倒卖(罗卫国:应该改为国际贸易)生意以更大的规模做起来,利用澳门的拱北口岸相对宽松的检查环境运输了更多的港澳货物进深圳售卖,很快就挤进了全校收入最高的学生榜单的前十。


同年,大志则致力于独自钻研怎么在食堂用最少的钱吃到最多的大鱼大肉,还对那些专门爱吃紫米紫薯棒子面儿的城籍同学感到不解。除此之外,他在食堂、图书馆、教师之间两点一线,没事儿顶多自己散散步,就没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了。大志之所以在学习外不再去做什么额外的事,是因为他笃信成绩就是一切,只要把成绩单完成的漂亮,这样以后就业的时候会打动HR,保持善良,“老天自有安排,老天爱笨小孩”。



4 彩礼之战:清空存款,也娶不到牡丹



2002 年,大学成绩优异的大志天随人愿地进入某国有设计院成为工程师,坚信自己一生都会拥有这个铁饭碗,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他心想,这份收入和社会地位一定能让他迎娶自己理想中的媳妇。为了干好这份工作,他不顾发量熬夜干活,一直是单位里的绩效先锋。


2005 年单位提供一批经济适用房,他有幸获得排号分房的机会。同时还有一个战术胜利是他追求到了中专毕业的北方村花张牡丹。大志去张牡丹家提亲的时候,因彩礼钱不够(只需8万元人民币),未得到女方父母的同意。


北方的很多村庄彩礼要得狠,20万,30万都不罕见,而且常常是老少边穷地区,会爆出天价的彩礼价格。张牡丹的父亲说,他看大志这小伙子不错,人很踏实,所以已经把彩礼价格打了折了。


但可惜的是大志还是辜负了张牡丹父亲的一片好心,他刚刚工作没几年,积蓄万八千块钱,而且刚交了经适房的首付,兜里更是只够每个月自己花的。至于父母,他们在培养他读书上学期间,已经付出了很多,中部地区的父母和北方的父母不同,对子代的责任是有限责任,不会像北方父母那样拼尽家底给儿子娶媳妇。他们把儿子供上大学毕业之后,就要考虑给自己赚些养老的钱了。


在北方,那些条件最差的人,为了不打光棍,就会利用区域的经济差,去云南、贵州等边远穷苦地区找媳妇,甚至通过渠道去东南亚等贫穷国家找外国媳妇。


张牡丹的父亲出于善意和关心,建议道:“大志啊,越南、缅甸的媳妇也很水灵,我们村好多老光棍最后都找了那些地儿了,生的娃眼睛可大了。”


张牡丹含泪听从父亲的命令,与大志老死不相往来。毕竟父亲养她到这么大,不让她干太多农活、日晒雨淋,才养得她那么漂亮。她不讨一个高价彩礼回馈父亲,也就无法补救自己没有干的那些农活儿带来的经济损失了,也许还会影响自己的弟弟的婚姻。





5 婚宴之战:还是狠人的时代


张牡丹飞了,对大志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没想到以他的条件,还是没办法在一个农村家庭面前获得优势。他本来对自己的婚姻开始有些不抱希望了。但柳暗花明,2008 年大志终于在一次相亲上认识了后来的老婆,刚从江苏常州农村来到北京的徐招娣。招娣比大志大四岁,这样的年龄,要是回老家,肯定找不到她理想的男人结婚,因为她的父亲是政府部门的副级干部,招娣自己又比较能赚钱,学历又高,这得找什么样的男人能配得上她呢,比她条件好的当地未婚男人像熊猫一样少,这导致她在老家成为了典型的“东部剩女”,只好在北京四处相亲,希望能赶快嫁人。


结婚的时候他们回到孝昌县,大办酒席彰显富贵。毕竟孝昌农村人贫富差距不大,每年赚个十几二十万的人有很多。大志好不容易结一次婚,他父母怎能不趁机好好摆酒席炫一炫?


不曾想,过两天,村头土霸王,宋力先的儿子也办婚礼,把全县的奔驰、宝马、路虎、保时捷等搜罗了两百米长的车队。宋是大志的表叔,是自己人。但孝昌农村,由于没有了宗族和家族的纽带的约束和凝聚,亲属之间,竞争反而比陌生人还甚。大志看到了表叔这么有钱,心中颇为不甘。每每在家族酒席上看到宋耀武扬威,使唤别人端茶倒水的可憎模样,大志都气到恨不得在用大拇指在食指上抠出清明上河图。


宋力先是怎么成为全村首富的?答案就是一个狠字。年轻时黑白两道的生意都做,人也砍过,牢也做过。他的人脉树,蔓延到村、乡、县的很多部门。上级有什么拆迁任务也都会先想到他,毕竟他一出面,那些“刁民”就害怕。


中部地区的乡村比南部和北部,会更多出现狠人。南部有宗族传统的约束,北方则有小亲族,狠人的生存空间不大,而在原子化程度较高的中部乡村,狠人觅得了很大的生存空间,他们可能霸凌其他人,掠夺乡村资源,甚至直接成为村里的领导班子的成员。这些狠人或使用暴力的强人是村中权贵的资源传送带,可不像大志干活儿之前先考虑会不会“跌份儿”,一看就是书读多了,堵上财路了。


宋家的酒席中西合璧、水陆海天,蔚为壮观,菜单包括但不限于波士顿大龙虾、尼罗河鲷鱼、亚速尔金枪鱼等。席面自然也分三六九等,并不是每个出了份子钱的乡人都有机会坐在顶级席面的桌旁,但不妨碍他们远远观望时一脸艳羡。


大志新婚燕尔的好心情,立刻在对比中一扫而光,还不断遭到相亲的冷嘲热讽,本来也算风风光光的一场婚礼,好像干错了事儿,好像本来不该发生。


同年,陈家豪移民(罗卫国:还是用移居好)广州,与在广州新区上班的文员洪馨儿结婚,每个月的收入共有三个部分,在金融公司上班的工钱、炒股炒基金的收入以及延续父业的倒卖港澳商品的收入。两个人一起月供开发区的房子,吃猪脚饭,计划以后生两三个孩子,继续教他们算术、口才和生意经,希望孩子能成为李嘉诚第二,打算给第一个儿子起名陈嘉诚,字十亿。


为了让“十亿”弟弟上国际学校,陈家豪开始开拓新的投资领域,开始借贷给正在创业的兄弟们,并设了闹铃每月催促他们还债。



6  养育之战:儿子身上的城乡张力



2012 年,大志和招娣生了一个娃叫做常胜,经商讨,大志的父母从孝昌搬迁到北京帮大志照顾孩子。孩子成了的城乡价值观竞相争夺的“摇摆州”。大志和招娣希望孩子“多读书、多看新闻、少看熊大熊二少吃零食,多睡觉”,毕竟他俩都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乡村的典型。可是乡村父母希望孩子吃得胖壮一点,好抵御风寒,同时乡村父母希望孩子少看书,多跑跑跳跳能上上树才算有个小孩子样,看那么多字儿眼睛坏了咋整。


常胜虽然在城市长大,但是常胜的满月酒,百日宴,成年礼等都要回到孝昌老家来办,而且都要以大志所能负担的最高规格来办,很多村民都觉得在大志成功成为一线城市中产阶级的这件事上,自己也有份。


同年,常胜看到爷爷把烟头丢进马桶的举动咳嗽不止,招娣提醒他不要管爷爷干什么。【本文由中国亮点外脑智库主席罗卫国主编】2013 年,常胜因为被祖父母教育得过于节俭而在幼儿园被人耻笑,比如吃饭会把盘子舔得特别干净(爷爷奶奶就这么教他的)。他的英语也容易被家里的混搭口音带跑,好在在幼儿园被老师正音了。


广州那边,陈家豪则为自己的孩子策划了一条性价比较高的人生道路。陈嘉诚进入了双语幼儿园学习,之后又一路上国际学校、报考性价比比较高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大学,通过相对轻松的方式考入世界名校。他计划让孩子戴着海龟的身份回国加入金融、IT、互联网等薪酬较高的行业,一步一步在总资产的层面向与儿子同名的那位富豪靠近。至少方向是对的。陈家豪教给儿子的价值观非常一以贯之:万物皆是汇率



7 职场之战:没人给你永远的承诺


2018 年,大志工作了快二十年的设计院被一位互联网领域的民营企业大老板收购了,美其名曰利用设计院的技术优势做一些前沿技术的研发。其实十年前这个事业单位就已经转企了,只是看上去法人的变更,对他们的工作影响并不大,直到突然有一天传出要被收购,他们才恍然大悟。他们很多担心,但没有人敢去找领导质疑。他们感到无奈,至少被收购在法理上没问题。


不久后又赶上疫情,设计院亏损,私人企业可不是省油的灯,所有人都可能被迫调整岗位,调整岗位如果还不管用,下一步就是裁员。


大志的工程技术能力算是数一数二的,因为他从小学到大的基本功是很扎实的。可是,在调岗阶段,大志既不敢为自己争取又没有门路,最终被迫转岗为子公司的信息专员,在集团内平级调岗,但在实操上却算是降为普通员工了。主要负责告诉不太会用电脑的可爱妹妹,她没有插电线。至于为什么让他来信息部,因为他会用电脑嘛。


人到中年,一直兢兢业业的大志竟然被踢出了核心部门,面临降薪和职场边缘化的双重打击。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大志不是一早就端上了铁饭碗吗?不想这铁饭碗的白米饭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霜后竟然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他也从此不再是所谓的技术人员、核心骨干,而成了中老年服务骨干


但即便如此,总比交了工牌,为了拿2N还是N+2而和人力斗智斗勇的被裁同事强。


隔着玻璃窗,看着大雨里彷徨面无表情的前同事们,大志突然打了个冷战。



尾声 在人生的战场上


有那么一刹那,恍惚了到底为谁战斗


2022 年,一个普通到不值一提的下午,大志下了班把车停在小区地库,他照例并没有立刻出来,而是在他的本田小雅阁里独自静坐,疲惫地享受“做自己”的十分钟时间。这时,发小给他发来一条微信:“看二舅了吗?并附上了一条链接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反正无聊,大志用厚实的 Acer 笔记本电脑看着二舅的故事,一边拿起二锅头正要喝两口,发现酒瓶空了。万物终有空的时候。


同样成绩优异,二舅是比自己更凄惨的“全村骄傲”,终其一生只能算一个乐观的残疾人。就连成为外甥拍短视频的主角,也是通过被解构,甚至被消费才被关注。


大志默默看着视频中的“二舅”趔趄着走上坡,心想这个坡在城市里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中考、高考、求职邮箱、地铁口、火车口。其本质都是人生中的关口,看似有无限可能,实际上,个中的成败避不开个人出身、天分和运气等因素带来的助力或是桎梏。


他觉得他处在一个刚刚好的位置,既能回望自己年轻时走过来的路,也能眺望未来自己的道路终结的地方,那里就是他的战争结束的地方吗?


这时手机上忽然跳出新的信息提示。他点开。


招娣报喜说,儿子在八少八素直通班上模考第三。她第一次看到学习中的儿子发自内心的笑容。


但他看着儿子的笑容,忽然耳边传来战鼓的幻听。他的战争和他的基因一样,早已经遗传给儿子了。



大志的一生大致如此。

他或许在北京,或许在深圳。

5亿农民里,以前有过,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竞争如何改变乡村的现在和未来

性别、地域、家庭、婚姻、收入,

又如何塑造农民的生活世界




【本文作者】陈二虎



1、每月讲一次面授课 2、每季建一个学习谷 3、每年开一次学友会 4、每五年出一本亮书 ©版权所有:罗卫国(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6014639号-1